編者按:兩會進行時。3月4日,《中國經營報》就后疫情時代如何提振消費、發展實體經濟等問題,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以下為報道全文。
“疫情對零售業和實體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去年冬季以來,部分地區又出現疫情,一些服務行業受到了很大影響。”全國政協委員、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沈國軍說。
由沈國軍創立的銀泰集團,是一家多元化實業發展與投資集團,擁有商業、地產、黃金、文旅、投資、金融等多個業務板塊,擁有多家境內外上市公司,銀泰的發展壯大,體現著沈國軍倡導的創新與變革、誠信與責任等企業家精神。這些理念,在帶領企業應對疫情危機,在后疫情時代引導企業創新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疫情對零售業的影響,后疫情時代如何提振消費、發展實體經濟等問題,沈國軍接受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專訪。
他認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對實體經濟是一種利好,線上也依舊繁榮。因為從長遠來看,疫情只是加速了未來趨勢的到來,而非臨時性的改變。因此,作為傳統企業,要積極擁抱變化,做好數字化,這樣才會讓企業未來在面臨類似危機時,更加從容應對。
《中國經營報》: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產生了重大影響,目前零售業的恢復情況如何?疫情的影響是否還會延續?
沈國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是深遠的。雖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零售業逐步復蘇,但是疫情的影響仍然沒有完全散去。特別是去年冬季以來,部分地區又出現疫情,再次給實體經濟帶來了不利影響。餐飲業、百貨商店和旅游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等服務行業受影響最為嚴重。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到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在政府的指導扶持下,很多企業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防控應對機制。另外,隨著疫苗大規模接種,疫情的負面影響應該會進一步減弱。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企業盡快恢復發展。對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我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中國經營報》:在過去的一年中,你認為哪些政策措施和手段,對消費行業應對疫情影響起到了較大的針對性作用?這些幫扶政策逐步退出后,消費行業應如何發展?
沈國軍:為了拉動消費積極性,政府通過發放優惠券、發展線上消費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消費積極性。這些特殊時期的幫扶政策退出后,還需要出臺長期有利于提振消費的政策,例如免稅試點的進一步擴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扶持、提升居民收入等。在政策落實方面,也需要有相應的更加可執行可落地的配套機制以及督促落實的機制。消費行業自身也要抓住幫扶性政策的利好窗口期,積極提升自身在疫情防控、創新消費方式、積極向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實力,在疫情結束后才能順應時代潮流,更好更快發展。
《中國經營報》: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黨中央把保就業放在各種政策的核心位置,作為在市場一線的企業家,你覺得在保障就業水平穩定方面,企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做到穩定就業和企業經營之間的平衡?
沈國軍:疫情暴發后,一些企業出現了暫時的經營困難,用人需求減少,特別是在穩就業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的中小企業,在員工保障方面的壓力是比較大的。對此,從中央到地方,也出臺了不少支持企業發展、鼓勵企業吸納勞動力的政策舉措。比如,推出減免稅金、特惠貸款等有力舉措,在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只有企業能經營下去,能在困難中支撐下去,才能穩住就業。因此,穩就業、保就業首先要幫助企業克服困難,讓企業發展有底氣、有動力,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中國經營報》:從你觀察的角度看,疫情對于線上和線下的影響有什么不同?在經濟生活逐步恢復常態后,線上線下的恢復程度又有怎樣的不同?
沈國軍:疫情對線下實體企業的沖擊顯而易見,并且短期內很難完全散去。疫情的暴發,也促使傳統企業積極嘗試向線上轉型,如果能抓住機遇,或許能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但對于線上的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不但沒有受到疫情削弱,反而激發了線上需求,如在線教育、文娛游戲、生鮮電商、線上辦公等獲得了進一步長足的發展。
當疫情慢慢消退,對線下的實體經濟固然是很大利好,但是線上經濟也不會出現很大逆轉,線上繁榮依舊會繼續。因為從長遠來看,疫情只是加速了未來趨勢的到來,而非臨時性的改變。因此,作為傳統企業,要積極擁抱變化,做好數字化,這樣才會讓企業未來在面臨類似危機時,更加從容應對。
《中國經營報》:近年來,中央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放在政策的優先位置,極力通過各項手段和措施,將金融資源、社會資源的配置向實體經濟傾斜,你認為,這些政策和手段目前是否收到了實效,實體經濟的營商環境是否有根本性的改善?
沈國軍:從目前來看,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扶持實體經濟的政策,針對性強,助力實體經濟盡快從疫情中復蘇,推動營商環境朝著不斷優化的方向發展。
但是在各類企業商會的調研中也發現,部分行業及企業對于政策的獲得感仍相對較弱,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依然存在,在獲得銀行貸款尤其是中長期貸款方面仍然較為困難,導致民營企業難以獲取中長期融資。
向實體經濟傾斜的一系列政策、資源,如果要更多企業受益,建議需要進一步在建立配套落實機制和監督環節上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