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12月,馬云與王健林打了那個著名的賭——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超過50%,王健林將給馬云一億元人民幣,反之,馬云輸給王健林一個億。盡管王健林后來稱這是一個玩笑,但雙方卻都加速了線上線下的整合。2014年3月底,阿里巴巴宣布入股銀泰商業(01833.HK),以53.7億港元占9.9%股份,銀泰集團董事長、銀泰商業創始人沈國軍 “傳統零售業的叛徒”(馬云開玩笑說)的名號由此而來。
“阿里和銀泰商業合作以后,雙方起了化學反應。”沈國軍對《商業周刊/中文版》說,“電子商務逐步在驅動改變一些東西,線上不是要取代線下,未來的趨勢是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包括阿里投蘇寧,種子其實最早是在我們這里。”
今年5月18日,銀泰商業發布公告,原董事會主席沈國軍不再連任銀泰商業執行董事,并于6月5日股東大會后辭任董事會主席兼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職位,張勇將被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兼銀泰商業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7月19日,銀泰又宣布沈國軍再度調整持股比例,由原本的30.2%減少至12.01%,阿里巴巴持有銀泰商業32%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
沈國軍在“告銀泰商業員工公開信”中表示,“辭任董事局主席后,我將在銀泰公益、銀泰置地、銀泰資源、銀泰金融投資、銀泰農業發展、銀泰未來科技城、銀泰中心,in及銀泰城購物中心業務上花更多時間。”
銀泰商業2015年中期業績顯示,截至6月30日上半財年總銷售收入為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凈利潤為7.1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9.7%。
沈國軍是浙江企業家圈子的核心成員,他和馬云是多年好友。兩人交集太多,在資本、電商、支付、物流、公益等領域都有合作。早在2006年,馬云在杭州發起“江南會”,沈國軍就參與其中;2010年,馬云、虞鋒、沈國軍等人組建云鋒基金;2013年5月,菜鳥物流成立,馬云任董事長,沈國軍任CEO;銀泰商業是首批入駐天貓的合作者之一,2013年“雙11”,馬云現身銀泰百貨武林店,和沈國軍一起體驗支付寶錢包的“當面付”新功能;2014年9月,沈國軍去了馬云在紐交所的上市儀式;2015年6月25日,沈國軍與馬云、郭廣昌等聯合組建的浙江網商銀行正式開業……在馬云的一些私人活動中,也經常能看到沈國軍的身影。
9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應沈國軍之邀出席北京大學首屆社會公益管理碩士項目開學典禮暨北大光華銀泰公益管理研究中心揭牌儀式。這個社會公益管理碩士項目和公益研究中心,是在銀泰集團及銀泰公益基金會支持下建立的。沈國軍說,他們已邀請馬云、比爾·蓋茨等國內外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及社會人士擔任該項目的榮譽教授。
10月4日,由馬云和馬化騰及沈國軍等企業家發起的生態保護基金會“桃花源”董事會及理事會在深圳騰訊公司舉行成立大會。二馬是該基金會董事局聯席主席,沈國軍是董事局執行主席,其他董事包括王中軍、虞鋒、曾梵志、朱保國、張爽等。他們討論了如何用“科學的手段和商業的手法”的公益新模式。
“我和馬云之間有很多共同的價值觀,這很重要。”今年9月,沈國軍接受《商業周刊/中文版》專訪,講了他對互聯網變革零售的思考,與馬云合作的故事,傳統零售業的變革,中小企業如何“過冬”的經驗,以及對故鄉的情結。
Q&A
Q:《商業周刊/中文版》 A:沈國軍
Q:你退出銀泰商業了?
A:我沒退出,只是公司的股權結構做了調整。原來我是大股東,阿里是第二大股東,今后它去當大股東,我當第二大股東。我們想通過股權的調整,把公司的業務創新再往前走一步,跟阿里整個體系的產品完全融合到一起。
上次我跟馬云商量,今后O2O線上線下互動業務,這個上市公司(銀泰商業)是唯一的平臺,里面三大業態:銀泰的百貨業態、購物中心、街區商業,今年年底我們會做出新的產品,不只是現在全國50多家店,可能是幾百家,會很激進、很大規模地去發展。會數字化、更人性化、更生態系統化,圍繞互聯網、圍繞顧客,圍繞商家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Q:你不擔心線上會沖擊你的線下嗎?
A:我跟馬云、馬化騰、李彥宏他們互聯網圈的人都很熟。我了解他們電商的發展,他們也關注傳統的東西。我覺得對于傳統零售業來說,如果不去做創新變革的話,能不能活下去是另外一件事情,好的前景肯定不會有。
傳統零售業的出路在于變革,但是要改、要變革其實最大的問題、障礙是觀念的轉變。最近也有很多人問我,沈國軍你做了將近20年,銀泰商業經營業績也很不錯,在同行里是資產特別好的公司,你為什么要這么做?我說,你要讓公司所有的股東包括團隊今后有更好的發展,獲得更大的利益,必須去做改變,靚女先嫁。我們本身在零售創新方面走得很前面,阿里又有很強烈的意愿,他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共同來改變中國傳統零售業。
銀泰商業跟阿里的合作,其實是對整個全國乃至全球傳統零售業變革的一種貢獻,這個事情的意義超越了簡單的合作讓公司規模變大。現在大家都要往這個融合的方向走。這跟當年馬車與汽車的道理是一樣的,有了汽車,人再也不坐馬車了。傳統的零售業如果還是守著老的做法,那你就是馬車,如果說共同一起合作來做,那就可能跑得快。
Q:怎么把傳統零售互聯網化?
A:最基本的要把全國商品數字化,這個在傳統零售業難度很大。銀泰一個完整的百貨店有近1千萬個SKU(庫存量單位),和淘寶和天貓的用戶都可以對接,并且積分可以兌換。用戶在淘寶買的東西可以用銀泰的積分,反過來也一樣。前期銀泰的商品都數字化了,這是阿里巴巴非常看重的。
C2B(消費者對企業)業務我們也在安排。電子商務的最高境界是C2B,做定制。今后商業的業態都是小而美、小而精、個性化,商品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幾萬件同款的東西。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用戶更方便了,C2B會越來越流行。現在銀泰幫天貓做一些淘品牌的落地就是一種嘗試。有些網上銷售額過千萬的品牌,只會在網上賣,不懂服務、營銷和體驗,銀泰可以幫他們做。顧客在店里可以提要求,產品在網上寄過去。這也會改變原來的營運模式。
Q:你和馬云怎么開始合作的?
A:我和馬云認識已經10年了,又是老鄉,浙江人。我們認識的時候,阿里最紅火的業務還是B2B(企業對企業),淘寶還很小很小……
馬云這個人,首先很睿智,在商業布局上面,全球的企業家里面他是最領先的之一。他在戰略思考上確實是一個天才。更難得的是他人品很好,外面的人其實不是那么了解。他心地很善良,對朋友、對合作伙伴、對員工都非常好。還有一個非常讓我敬佩的是,他懂得分享。阿里普通員工和高管的股份都是他送的,不是投資者送的。還有一個是他對公益非常熱心,我們有一些機構共同在一起,正和島、桃花源等,最近我們又在組建世界浙商總會。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不能處得好、處得久,跟有沒有共同價值觀有關系。我們倆對很多事情有共識,對人、對事、業務上有一些共同的方向,討論起來覺得蠻有意思的。后來我跟馬云經常在一起,幾乎每星期都在一起出差,有的時候出國交流。
Q:汪潮涌投資帆船,郭廣昌投資時裝,王健林做電影,中國的企業家都進入時尚消費領域,你如何看?
A:我們確實經常在一起開會、討論,相互之間的影響是肯定有的。銀泰沒有介入去做品牌直接的制造,沒有去做太垂直的東西,還是搭建平臺,提供更好的服務,賣給中國消費者。我對影視公司也有投資,但不會投某個項目、某一部片子。保利博納上市的時候我是股東,阿里影業我也是股東。
現在企業的經營不像十年、二十年前那樣自己家種自己的地,合作非常重要。不光是在業內合作、還有跨界的合作、國內外的合作。很多大公司都是善于合作的公司,善于整合、善于做并購。自己家種自己地的公司做不起來,遲早要出問題。
Q:你對整體經濟的判斷如何?冬天提前到來嗎?
A:經濟周期是個常態,每年要過四季,做生意也是一樣,應該用這種心態去看待經濟的周期,春夏秋要過,冬天也要過。我們也經歷了很多,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都經歷過。
民營企業目前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這次我覺得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可能會熬不住。以前光缺錢,可能一兩年就緩過來了。現在不光是缺錢的問題,市場不好,產品根本就賣不出去。現在的人工成本、經營成本都比從前高。肯定有一部分會裸泳。但是對于一些創新能力強的、有眼光的、有遠見的企業來說,經濟危機的時候可能也是擴張和發展的機會。
Q:這30年中國的中產階級社會變遷,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A:最核心的轉折還是改革開放30年,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這是一個基礎,沒錢的話有好東西他買不起。從1990年代初到2000年這10年,中產階級對時尚的認識跟參與程度是爆發性的,這在我們零售業感受非常深刻。2000年以后,消費者的改變最多來自電子商務。近5年,消費者不再崇尚奢侈品、名牌貴的東西,尤其年輕人,比如“90后”、“00后”這些。他們崇尚什么呢?個性的流行商品。今后個性化的東西肯定會成為主流。
Q:你對趨勢的把握來源是個人交流,還是閱讀?
A:都有。平時我特別喜歡閱讀,什么都看,歷史方面我蠻喜歡看一些人物傳記。這次休假在國外,我捧著iPad看電視連續劇康熙、乾隆、雍正,還有《三國演義》,包括《漢武大帝》,總共看了300多集,都快看暈了。很多歷史劇其實你10年前看過,現在看感受不一樣。馬云捧了一本《秦始皇傳》在看。他說以前看過,但是發覺現在看跟以前看理解不一樣。這幾天他和所有的合伙人在西安參觀兵馬俑,之后去了延安。
Q:你對故鄉有情結嗎?為什么贊助對蔣介石的研究?
A:我15歲就離開奉化了,小時候老師也帶著我們去參觀過蔣介石故居……后來因為我不斷回去,也看了很多關于民國的書,覺得要客觀看待那段歷史。我們成立基金會以后,我就想匯聚國際國內最優秀的歷史專家學者,對民國歷史、對二戰做一些研究,旨在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緬懷先輩,促進交流。目前基金會的同事在做搶救性的采訪,把這些口述的資料都搜集起來。有些國民黨的將領90多歲了,其中一個是當時蔣介石專機的機長……先把資料收集起來,以后有機會的話,在溪口那邊做成博物館。我想花十年時間去做這件事,慢慢來吧。
注:本文來源于2015年10月22日刊登于《商業周刊(中文版)》的文章,作者施鈺涵。